初学唱歌的技巧
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(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), 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,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,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,因此必须明确 呼吸的重要性,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。
打开喉咙,稳定喉头,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,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 键之一,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,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、不稳定造成的,而正确的喉头位 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,获得稳定、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。
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,要使声音传得远,充满剧场,且圆润,优美动听,这是要经 过专门训练的,对于初学者来说,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。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要求分 不开,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,稳定喉头打开口腔,调节气息等手段,把声音振响在鼻咽 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,来增大音量,扩展音域,美化音色,统一声区,使高、中、低三个 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,天衣无缝,走动自如灵活。
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、吐字相结合。通过字、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、齿、舌的灵活 运动能力,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。
在歌唱发声时,还要注意对音准、节奏的训练,通过发声练习,逐步掌握连、顿、强、弱等 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,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,增强歌曲演唱能力。
在每次练习时,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,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。
在练声、唱歌前,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,稳定情绪,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,要有良好的 歌唱欲望,要充满信心、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,否则是唱不好歌的。
从开始练声起,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,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。音程、音阶一方面是肌 肉、音准、气息、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,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,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 力和生命。因此练声一开始,要求每个歌唱者把音程、音阶、练声乐句也唱得悦耳、动听。以上我 们可以领悟到,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,呼吸、共鸣、吐字、表现缺一不行,它们是相互联系、相互 促进、相辅相成的,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“整体歌唱”的涵义。
ktv唱歌话筒使用技巧
1、手不要完全握住麦克风的最上面,也不要只拿麦克风最下面一点点。正确的拿法要在麦克风下方的四分之一处。这样的拿法是最标准的。
2、嘴巴不要离麦克风太近。有些朋友唱歌喜欢离麦克风很近,感觉这样声音会大些,效果会好些,这种想法是错误的。这反而会影响到麦克风的收音,效果会更差。
3、也有些朋友唱歌喜欢离麦克风很远,感觉很有范,结果往往会导致声音很小,有的时候甚至听不到他唱歌的声音。
正确的距离是,麦克风距离嘴巴大概两根手指的宽度,这个距离是最适合的,不远也不会太近。这样唱出来的歌声也是最好听的。
4、麦克风不要一直放在嘴巴面前。很多伙伴唱歌,在歌曲的间奏时,也喜欢把麦克风放在嘴巴跟前,这样其实是很容易开口唱的时候,跟错拍子的。
正确的做法时,歌曲间奏时,把麦克风放下来,等下一句快开始的时候,再拿起来,这样等你刚好拿起来就开唱,就很容易跟到拍子。
5、不要太早把话筒拿到嘴边,前奏的时候自然放松就可以了,太早拿起话筒会给人制造紧张感。也不要一直拿着不放,很多歌有空拍或者停顿,这个时候一直拿着就会显得很死板。
比如《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》这首歌,开头的几句:你的柔情(空拍)似水……就可以在柔情和似水之间的空拍短暂地放下麦克风。
6、离嘴巴近的情况(100px左右):小清新风格、弱声、轻柔的假声等 离嘴巴远的情况(视情况调整):高音真声、强声、华丽转音、喊声等 请大家注意,一首歌里面根据不同的声音处理方式,最好不断调整话筒和嘴巴之间的距离。
7、角度很重要
当麦克风和嘴巴呈垂直状态时,传出的声音是最逼真的,但是容易喷麦,所以此时最适宜演唱轻声的歌曲。
当麦克风和下巴呈60度角时,可以比较好地避免喷麦。当麦克风头朝下的时候,可以比较好的拢音。拿麦要有范儿 拿麦的时候,不要太靠上也不要太靠下,不能太用力地攥住,这样会显得很生硬。
最好的方式是轻松地抓握住麦克风的中心位置。